Talking about <九歌> – 大学最后的话剧
《广陵止息》的确是北大在人文艺术上给我的最美好的回忆。她是免费的,这是个必要条件。因为搞不到票或者买不起票曾无缘大讲堂很多高水平的演出。她是平民化的,没有大腕明星,没有商业支持,亲切的可以yy到自己当年排《赤壁》和《一面》时候的影子。她的水平高:当水镜先生(?)醉卧舞台畅快大笑时,我被深深的感染,完全可以体会到电影刚出来的时候为何被百老汇所嘲笑。当然,女主角的演绎也是情真义切。虽然她不是北大学生,她的sohu北京“城市之星”的半个选美名号也让犬儒的我意识到 “美女不等于花瓶”。 当时从海淀剧院出来简直难以自已,大呼北大总算没有白来,北大藏龙卧虎,有些精髓里的东西是连这个浮躁的社会大氛围也磨灭不去的,当然也不是sina之流天天诋毁 可以抹杀的:)。进小西门来,在47楼和48楼之间大呼三声:“北大,我爱你。”也是从这时候我才后知后觉的有了点毕业情怀。 之后狂感叹大学四年这种活动去的太少了,更不用谈参与了; 想我当年还是后现代试验话(课本)剧的积极实践者 俱往矣~ 羡慕neverland你有结识共同兴趣的mm和朋友,我好像没有这方面的朋友,而且还没有意识到。如果你算半个的话,(只是交流过没有一起活动过,只算半个),也是后来的事情了。没有blog的记录,我大学四年的文艺生活已经记不清了。绝大部分都是在大讲堂和南配殿的日子,仔细回忆起来还是满丰富的,呵呵~ 哦,和鱼一起看的02计算机系学生节也是永生难忘。不过有《广陵》这个巅峰之作足矣弥补一些遗憾,虽然讽刺的是同时也是她激起的遗憾……那天还是应该我拉你去的吧(不敢肯定),你也是风尘仆仆的从老远的地方掐着点赶回来的。 回忆起过去的时光来,总有一幕幕美好的场景浮现眼前,也总有挥之不去令人扼腕的种种遗憾。总想对自己说,你大学四年还是过得很丰富很潇洒的,总有另一个声音告诉你,哪里,过得简直太懵懂了,朋友圈太窄了!也许这就叫“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吧 恩 早就觉得五月回去好,现在发现还有这个好处,可以赶上毕业时候校园里面弥漫的酸甜苦辣交织在一起的味道。得好好计划一下,以便明年赶上。明年演啥,就《天问》吧! btw: 你的一句“唉,可惜了,Vie同学你没法赶到了。”很有戏剧效果,当年您是赶到了 呵呵 Quote undefined 晚上观看了北大剧社02级毕业公映,《九歌》。一个平素名气与她的水平和魅力并不相称的社团,又一次一年一度的盛会。也许她的低调正是由于为了准备这次盛会而付出的太多精力,每一个观看过任何一场的人都会有同样的感叹,他们为我们展现的一切,必须是十年(一年?)一剑的辉煌。剧情本身不好也不必详谈,事实上我在这里也几乎回忆不出来多少。话剧是我最喜欢的一种艺术,可以说,它的舞台呈现是和剧本最能并驾齐驱的,甚至最能分离而抗衡也能融合和互倚的——其他戏剧、歌剧、舞剧、音乐剧,离开了台词(唱词)很难塑造出完整的形象,或是被音乐和舞蹈多多少少夺去了演绎的光彩。更不用说电影和电视。只有话剧,能够让我在没有明白故事甚至根本没看懂剧情的情况下仍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说实话《九歌》的整个故事都是半懂不懂中度过的,不过这丝毫不妨碍我欣赏到那些高昂或深沉的对白、优雅或刚然的举止、一位位演员留下的厚重形象、一幕幕冲突带来的深深震撼。服装、道具、灯光、音乐、舞蹈,一切都为对白服务,一切都为对白的表演而服务。——观众业已入戏。